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在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,一位身姿挺拔的东方青年正快步走向图书馆,他背着沉重的书包,手中还握着一把细长的剑袋——这里装的不是书本,而是他征战国际赛场的“武器”,他就是费若秋,中国击剑队的前成员,如今哥大统计学专业的研究生,从巴黎的剑道到纽约的课堂,这位“旅法剑客”的转型之路,堪称体育与学术交织的非凡旅程。

从巴黎到纽约:一个击剑运动员的跨界之旅

费若秋的故事始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,8岁那年,他第一次握住剑柄,从此与击剑结下不解之缘。“当时觉得剑客很酷,没想到这一练就是十几年。”费若秋在哥大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接受专访时笑着说,他的笑容温和,言谈举止间透着学者般的沉稳,唯有那双布满老茧的手,无声诉说着多年训练的艰辛。

2018年,费若秋入选国家击剑队,主攻花剑,2019年,他获得法国体育学院的奖学金,前往巴黎接受训练。“那是我第一次长期在国外生活。”他回忆道,“语言、文化、训练方式,一切都是新的挑战。”在法国的两年间,费若秋不仅技术水平大幅提升,还熟练掌握了法语,融入当地文化。

2023年,正当运动生涯如日中天之时,费若秋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——申请赴美攻读研究生。“许多人不理解,为什么要在巅峰期选择离开赛场。”他轻轻搅拌着咖啡,“但我始终相信,运动员的生命不仅仅是比赛和奖牌。”

哥大求学:在学术殿堂重新定义自我

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,录取竞争异常激烈,费若秋凭借出色的学术背景和独特的个人经历,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。“击剑训练培养了我的专注力和抗压能力,这些在学术研究中同样重要。”他说。

从每天数小时的体能训练转变为长时间的课堂学习和研究,这种转变并不轻松。“最初几个月真的很艰难。”费若秋坦言,“尤其是数学理论和编程课程,需要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。”他每天清晨6点起床,先进行一小时的击剑训练保持状态,然后投入紧张的学习中,常常在图书馆待到深夜。

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费若秋的导师、哥大统计系教授艾伦·韦伯对他的评价很高:“费若秋具有非凡的毅力和学习能力,他将运动员的纪律性带入学术研究,这种品质在研究生中非常罕见。”

平衡之道:剑道与学业的双轨并行

尽管选择了学术道路,费若秋并未完全放弃击剑,他现在是哥大击剑俱乐部的技术顾问,每周抽出时间指导校队成员训练。“击剑是我生命的一部分,不可能完全割舍。”他说。

这种平衡并不容易维持,上学期期末,费若秋同时面临三门考试和一场地区击剑锦标赛。“那两周平均每天只睡4小时。”他回忆道,“但当你真正热爱一件事,你就会找到时间和精力。”

费若秋现在的研究方向是运动数据分析,他巧妙地将体育与统计结合起来。“我正在开发一个模型,通过分析运动员的动作数据来预测受伤风险。”他解释道,“这可能是未来运动科学的重要方向。”

文化适应:从东方到西方的跨越

对于费若秋来说,文化适应是另一个挑战,他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文化环境——中国、法国和美国。“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。”他说,“中国的集体主义,法国的艺术气息,美国的实用主义,这些都影响了我。”

在法国,费若秋学会了欣赏慢节奏生活和哲学思辨;在美国,他体验到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创新精神。“这些经历让我成为更加完整的人。”费若秋认为,国际运动员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水平,更在于跨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。

未来规划:连接体育与学术的桥梁

谈到未来,费若秋有着清晰的规划,他计划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,专注于运动科学和数据分析的交叉领域。“我希望能够搭建体育与学术之间的桥梁。”他说,“运动员的经验和学术研究的结合,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新。”

费若秋还希望建立一個平台,帮助更多运动员规划职业生涯和转型之路。“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很短暂,但许多人没有为退役后的生活做好准备。”他的声音中带着责任感,“我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。”

给年轻运动员的建议

对于年轻运动员,费若秋提出了中肯建议:“体育训练固然重要,但不要忽视文化学习,无论是继续体育生涯还是转型其他领域,知识和思维能力都是最宝贵的财富。”

他特别强调语言学习的重要性:“掌握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多一种交流工具,更是打开另一种文化的钥匙,我的法语能力在法国训练期间帮助很大,而现在英语成为学术研究的必备技能。”

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费若秋还鼓励运动员培养多元兴趣:“体育是我们的特长,但不应该是全部,多方面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的变化。”

夕阳西下,哥大图书馆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金色的光芒,费若秋收拾好书本,准备前往击剑馆指导训练,他的身影融入了校园中匆匆往来的学生人流,看似普通,却承载着不寻常的故事。

从剑道到课堂,从运动员到学者,费若秋的转型之路诠释了现代运动员的多元可能性,他的经历证明,体育训练所培养的品质——纪律、毅力、抗压能力——在学术领域同样宝贵,而学术研究所训练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,也能够反哺体育事业,推动运动科学的发展。

费若秋的故事还在继续,在哥大的求学路上,他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,当他手握长剑时,他是冷静犀利的剑客;当他捧着书本时,他是专注求知的学生,这两种身份看似迥异,却在他身上完美融合,展现出现代青年无限的可能性。

正如费若秋自己所说:“剑道与学术看似两条平行线,但本质上都是对卓越的追求,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课堂上,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对挑战的勇气。”这位旅法剑客的哥大求学路,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历程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宣言——勇于突破界限,不断重新定义自我。